宁夏天地西北煤机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国内首套高效拆装式无基础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型移动式上向反井钻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宁夏有限公司“惯性器件用RJY-50级仪表级金属铍材”2项成果被授予2019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项项技术难题被攻克,一件件技术成果惠及民生。“十三五”期间,大武口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了让“第一动力”真正强起来,大武口区营造风生水起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围绕创新创业、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科技金融等,制定出台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方案,实施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计划,形成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精准施策,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发展的新局面。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8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67家。“十三五”期间科技型企业数量增长478%,科技型企业总数占全市46%。
2016年至2019年,大武口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和强度分别较“十二五”期间增长了74%和87%。争取和落实自治区创新30条政策,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十三五”期间实施自治区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218项,获批支持资金1.39亿元。
近年来,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着力研制千米级智能化反井钻机项目,项目可将现有反井钻机钻孔深度从600米增加到1000米、扩孔直径从5米增加到7米、推力从600吨增强到1500吨,实现反井钻机工作过程全自动化和远程安全操作。
在大武口区,像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一样不断探索科技创新的企业越来越多,成为大武口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生力军。
大武口区开展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新模式,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各类创新平台。加大对现有企业各级各类创新平台的支持服务力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开展“四个一”行动,截至目前,拥有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已达31个,其中“十三五”期间新增20个。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新架构,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
抢抓“科技支宁”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建立机遇,聚焦产业、企业技术需求,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企业不断深化与东部省市企业、院校对接合作,逐步形成了政府、园区、部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科技合作机制。先后启动实施98项市级科技合作项目,项目单位与中科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基。2016年以来,大武口区以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育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及团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规模日益壮大,整体素质稳步提高,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截至目前,累计培育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对象3名,组建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14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7个。其中依托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柔性引进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十三五”期间创建自治区、市级科技团队15个,经认定的各类平台、团队共有26家企业772名技术专家及研发骨干,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团队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作用。
五年来,大武口区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应用和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水平。“十三五”期间新增认定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国家级星创天地4个,技术创新中心1个,获批各类农业项目31个,资金480万元。指导大武口区环卫站、石嘴山市第八中学申报社会发展计划类项目,获批重点研发计划及智慧科普校园资金共200万元。(记者 李薇)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新闻热线传真 合作洽谈